[精華]春節習俗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習俗作文1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習俗作文2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和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打開一看,啊,里面有這么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說話,而我就和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打開禮物一看,原來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著一頭柔美的秀發,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大媽媽。”……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么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為學校里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作文
春節習俗作文3
今天是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來慶賀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同一種祝福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我媽媽十幾分鐘就收到96條短信吶,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媽媽的手機都要爆炸了!其中有一條短信我很喜歡,開頭是這樣的:“昨天拜年早了點兒;明天拜年擠了點兒;后天拜年遲了點兒;現在拜年正是點兒!”
今天還是去探親拜年的好日子,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我姥姥家。當然,去那里的人不光只有我們三個人,還有我的舅舅、舅媽、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兩個姐姐。吃完那頓豐盛的年夜飯,大院里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放煙花了。我們穿好外衣,拿著兩大包的`煙花爆竹向中心廣場走去……
“當,當……”12點的鐘聲剛剛敲響,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奪目。啊!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了美麗的大花園!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地歡笑、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這邊的“閃光雷”剛剛炸開;“躥天猴”又鳴叫著飛上高空;那邊緊追著“金龍狂舞”;這時一朵煙花又炸開了,里面噴射出火花,越噴越高,越閃越大,慢慢呈現出一棵樹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噢。發財了!”人們望著“搖錢樹”歡呼雀躍起來。
啊!新年是多么美好!
春節習俗作文4
一年一度的春節來到了,大部分人們都忙著收拾行李,回家過個大新年呢!
我們家也不例外,每逢春節來臨之際,我們都會回到老家,為春節的到來做準備。每次吃年夜飯前,我們總會忙得不可開交,打掃衛生、貼春聯、忙活年夜飯……
記憶里最充滿歡聲笑語的畫面,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奶奶總會笑瞇瞇地在廚房包餃子。有一次,我覺得光看別人包餃子而自己不動手,這多沒意思呀。于是我跑到了奶奶跟前,對她說:“奶奶,奶奶,我也想來包餃子!”奶奶一聽可高興了,就讓我也加入這大團隊。我摸索著抱了起來,一把就抓了一個餃子皮,又挖了一勺肉餡放進去。可是沒想到它似乎很調皮,只要我把它包起來,它就拼命的往外鉆,可當我把餃子皮都打開時,它又縮成一團。反反復復,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差點就把它扔進了垃圾桶。奶奶看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笑盈盈地安慰我:“在我們嘗試一件新的事情時,剛開始難免會有失敗,需要我們多加練習,不必灰心。”后來在奶奶的幫助下,我逐漸剝出了一個完美的大胖餃子。印象中,那年的年夜飯格外好吃!
除了包餃子外,我們一家人還會一起貼春聯、看春晚、守歲、走親戚拜年……小時候我還放過鞭炮呢!穿上新衣服,去張燈結彩的大街上走一走,感受新年新氣象,全身都會被濃濃的年味裹著。
熱鬧的春節會持續好幾天,整個城市充滿著歡聲笑語,所有的人仿佛都沉浸在這種氣氛中。走在路上,滿大街都是紅紅火火的大燈籠,多喜慶啊!
春節習俗作文5
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最顯眼的就是對聯了。我就來說說對聯吧!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一般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上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三聲或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一聲或二聲。橫批貼在門框上。橫批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上下聯和橫批是古今結合的哦!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對聯都是清一色的紅色,紅色代表喜迎。
和貼對聯算組合的就是放鞭炮啦!春節這天,鞭炮聲日夜不絕,午睡時都會被一次次驚醒,我有些害怕鞭炮聲,在放鞭炮的時候,我都躲在房間里捂著耳朵。待天黑時,鞭炮、煙花同時放,“噼里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我不得不躲進被窩里。不過,放鞭炮也給春節增添了許多氣氛。而且放鞭炮、貼對聯來源于一個傳說!從前有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那天就出來傷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年害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于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紅紅的對聯和燃放煙花爆竹來嚇走年。到現在這已經成了每年春節時的習慣。
還有一個就是舞獅了。因為人們認為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所以,每逢春節期間,各鄉各村都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春節正是因為有這些各式各樣的習俗,才會這么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春節習俗作文6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
貼春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
春節習俗作文7
說起錦州的春節習俗,就不得不說說“天燈”,點“天燈”是古代漢族的春節習俗,曾在全國許多地區流傳,用以驅邪辟兇保佑全家平安,現在錦州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這個古老的傳統。
臘月二十三號,錦州百姓上午進行祭灶神活動,祭拜灶神爺爺,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用麥芽糖“賄賂賄賂”灶王爺,讓他多言美事。祭灶后,人們就開始點天燈前的準備:在院子里或房頂上豎起桿子,桿上插上旗子,家里條件好的會多豎幾個桿子,到入夜后,將事先制作好的花燈懸掛在旗桿的最高處,點燃花燈,俗稱“點天燈”,“天燈”必須日日點亮,不能有半刻熄滅,直到來年二月二才能撤下來。
除夕錦州人多會供奉三代宗親,進行祭祖活動,表示對先輩的思念及祈求祖宗的保佑,年夜飯后,全家要準備好貢品,放在天燈下,叩拜“天燈”,進行祈福。
現在錦州基本只有部分農村還會保留這個習俗,生活在都市的錦州人只好和它告別,畢竟現在的`都市生活模式,許多古老的習俗已經沒了可以存在的環境,就算有人不怕麻煩,想要在春節期間到樓頂豎桿子點天燈,估計警察叔叔還沒找到你前,物業就找你了。而今春節比較流行的放孔明燈,孔明燈其實就和天燈差不多,只是一個掛在桿上,一個放到天上,但都反映了錦州人民春節最原始的心愿:祈求神的保佑,全家平安,幸福吉祥。
春節習俗作文8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漢族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有很多習俗:拜年、貼窗花、吃餃子、守歲……我最喜歡吃餃子這一習俗。
關于春節吃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這個傳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后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每年春節,爸爸媽媽把餃子包好后,都讓我第一個吃。我們還可以在碗里放一點油潑辣椒和醋沾著吃,可好吃了。每一次爸爸媽媽看我吃得高興的時候都說:“慢點吃,別嗆著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餃子,濃濃的年味里充滿了快樂和幸福。
我愛家鄉的春節,更愛那濃濃的親情。
春節習俗作文9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們知道的書法、對聯、燈謎、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都屬于傳統文化。中國也有許多傳統佳節,在我們黃岡,十分重視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們就說說春節吧!先說貼春聯。新年伊始,人們為了表達對生活的一種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語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兩側,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再說說團年飯吧。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香噴噴的烤雞,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實,聽老人們說,每種菜還有它特殊的意義呢!比方說,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吃豆腐代表來年生活富裕,吃魚則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樣?是不是很有意義?吃完團年飯,就該放鞭炮了,為什么呢?原來,放鞭炮不僅可以驅趕不吉利,還能預示著來年是個豐收年。
每年春節的時候,放煙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節目。仙女棒、巨無霸、天女散花、火樹銀花,都是我喜歡的。吃過晚飯,我總是吵著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們先點著一個仙女棒,在天空中“畫畫”、“寫字”然后點燃一個巨無霸,聽它的隆隆巨響,接著再點上一個火樹銀花,看它在地面開花。哇!真是五顏六色,漂亮極了。瞧,美麗的焰火沖上了天,變成一棵“大樹”,我高興得又拍手又跳。
春節還有好多好多習俗呢,比如說拜年、收紅包。我很喜歡過年,你呢?
春節習俗作文10
我的家鄉在重慶。在我們這里有很多過年習俗比如:貼對聯、貼“福”字、貼“財神”、放鞭炮、包湯圓、殺年豬還有熏豬肉、灌香腸等。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大年三十這天,我們一家人圍在大圓桌邊一起包湯圓。外婆把包湯圓的材料拿了出來。就開始包很快就包好了。包好了就開始煮,我很想吃我親手包的湯圓,于是我焦急不安的等待著。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啊湯圓終于出鍋了!外婆給我們一人盛了一碗。在吃之前外婆對我們說在這鍋湯圓里只有一個湯圓包著一元錢,誰吃到它在這一年里就會順順利利。我和我的表哥一聽就埋頭猛吃湯圓,我滿嘴都是芝麻陷和糯米皮。呀!真好吃。我真想細細的'品味湯圓的味道,可是為了在一年中順順利利,就不能讓我的嘴消停一下。我瞟了一眼大人們,他們有說有笑地吃著湯圓。我心里很困惑:外婆是不是把有硬幣的湯圓放到他們碗里了?于是我吃的更快了。我迅速地吃著,吃到最后一個時我突然被一個東西硌著了。我一下子從嘴里取出那東西時不由得大聲叫起來:“呀!錢,我吃到它了!”我高興得一蹦蹦了三尺高……
今年的事,和我家鄉有趣的習俗我永遠不會忘。
春節習俗作文11
春節即將到來了,家家戶戶也開始忙碌起來了,從春節前開始準備過春節要用的一些食材。
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早早的就起來了。每家每戶都穿好衣服,拿著一封炮竹和香去到我們老家的倉庫,先是到倉庫外把炮竹給點。等點完以后再進倉庫里面拜財神爺。拜財神爺時先是跪在墊子上磕三下頭,磕完頭以后再雙手合并拿著香拜三下,然后把香插在放香的盆子里。有祖先對我們生活上的美好祝愿。
再回到家里去吃早飯,吃早飯就沒有這么多講究了!
吃完飯過后就到了差不多九點多鐘去到有過世的人家里,拜的時候別人會準備兩個過世用的的火,我們在拜的時候他們家里也要在對面拜,只要有人來他們就要跪著,走的時候還要給一些餅干。
到了中午就會有親戚來家里面吃中午飯。吃飯的時候必須有肉和雞爪,鴨爪之類的東西,大人們在桌子上吃,小孩子只能在旁邊吃。
下午的`時候差不多就和自己的朋友們玩。
到了晚上,我們先要等到凌晨1:00的時候要在家門口放鞭炮,在關門,有著關門大吉的寓意,關門以后再睡覺。
這就是我的春節!對了你們的春節習俗是什么樣的呢?
春節習俗作文12
快過年了,今年我們是回爺爺家過年。仲春七號的清晨我們坐火車,直到下戰書我們才到爺爺家。
固然離過年還有十天,但是我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預備辦年貨,清早爺爺提著菜籃去買魚、肉、牛肉……買回來以后還自制臘腸,大伯還在炒自己地里種的花生,哥哥上街買來春聯、鞭炮、煙花。伯媽還開鹵鍋鹵菜,海帶阿藕……爸爸就殺雞,我和媽媽就貼兩家的春聯、貼門神,貼門神是為了防止年獸入侵,貼完春聯、門神就去洗海帶、藕……我們以前在長沙還從來沒這樣過,都是去超級市場買現成的,而且這里和鄰居好親熱啊!難得一見。
由于城市很少有挨家挨戶的`屋子,就算有,也很少親熱。在吃晚餐之前還要先祭祖,于是我們提著鞭炮來到奶奶的墳上,燒紙錢、放鞭炮。在爺爺這里大年節團年飯必需要湊足十個菜。在餐桌上,我們互相敬酒,不飲酒的就以飲料代酒,相互之間祝福,在我的記憶當中,在長沙只有我們三個人吃飯,也沒說過祝福,吃完飯就開始給壓歲錢給小孩,吃完飯我們大家就出去放煙花、放鞭炮……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煙花、鞭炮,大年初一,我們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還要送補品、禮物。
這就是我們湖北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習俗作文13
我的家鄉是x,那里有很多過春節的習俗。讓我告訴你吧!
在我的家鄉,臘月二三十是祭祀節,也是新年。從今天開始,意味著人們在準備年貨,干凈利落地準備好過年。意味著新的`一年會有新的一年。聽媽媽說,這一天,大家都要拜灶王吃麻糬。這天很難買到麻糬。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大掃除日”。每個人都必須徹底打掃房子。媽媽還教我一首過年歌:“二十四,打掃屋子;二十五,包子;二十六,去切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打酒;二十九,洗手;除夕,包餃子、祝福、對聯、貼門。”
新年春聯是我最喜歡的東西。過年時,我會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春聯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喜慶吉祥,寓意新的一年興旺發達。我們還在門上放了一個大方塊“福”,意思是“福到門”。
在我的家鄉,燃放鞭炮是重頭戲。每天除夕晚飯前和元旦清晨我們都會燃放鞭炮。最讓我開心的是元旦清晨的聲音。大年初一的清晨,大家爭先恐后地打響了新年的第一槍。每當倒計時開始,我們就看著電視,倒數開炮的人數。一個拿著長棍子拿著大炮,另一個拿著打火機,等待著關鍵時刻。 “5、4、3、2、1”。頓時,整個社區都響起了雷鳴炮和鞭炮聲,熱鬧非凡。
在我的家鄉,有很多習俗:包餃子、看來年富貴、看春晚、全家同樂、親朋好友閑逛等等。新年真熱鬧!
你家鄉有什么風俗習慣?
春節習俗作文14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昆明過的春節。
除夕的晚上,桌上的菜非常香、非常多,雖然只有七個人,但我們還是很開心!桌上是最好吃的是八寶飯,八寶飯是我的姥爺做的,上面還用紅豆擺著幾個大大的字:牛年大吉!
很快,年夜飯就吃完了。我們馬上打開電視,都在期待今年春晚有什么好看的節目呢!晚會開始啦,今年在現場看春節聯歡晚的`觀眾可真不少,不僅1號演播大廳人很多,而且2號演播廳也同樣熱鬧。
也許是因為今年是牛年,所以春晚的吉祥物也取名叫“牛牛”。幾個精彩的節目過后,主持人說:“打開手機微信,開始搖一搖,快來搶紅包!”搖了一會兒,我就已經感到,今年春晚的微信搖紅包太火爆了,大家一邊看春晚,一邊搖紅包,最后,只有我非常幸運的搖到了全家唯一的一個春晚微信紅包。
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喜樂街》,春晚主持人小尼扮演小品里的導演,節目也編排的特別搞笑!真是讓我興奮!華仔的《回家的路》、李谷一的《難忘今霄》,還有《歌曲串燒》,都非常精彩!
我發現春晚的節目一年比一年更精彩!
寒假快結束了,祝大家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春節習俗作文15
新年快到了,作為“愛吃鬼”和“貪錢鬼”的我,自然不會錯過這次新年,大人們給我的壓歲錢了。每當看到墻上掛的日歷,我就想起了新年。想到了新年,我就想起了考試前三天媽媽說的話。那一天,媽媽看到我想壓歲錢想到瘋了,就馬上說了一句“狠話”:“要想這次新年拿多點壓歲錢,你就必須給我三科考試成績都給我拿到‘A’,不然,我沒收了你的壓歲錢和零花錢。”
為了能拿到更多的錢,我閉關在家,努力的復習,慢慢的`等待著考試的來臨。可是,數學、英語達標了,語文卻考得很糟糕。為了能保住我的壓歲錢和零花錢,我趁媽媽不在家,一個人留在家寫了一個“壓歲錢”新年計劃。計劃一,要對媽媽撒嬌,如果不行的話,就找爸不然我爸爸叫“開心果”是浪得虛名的?計劃二,要么就偷偷改分數。都不行啊,爸爸是聽媽媽的,考試卷從來都不發回給家長看的,怎么辦啊!就在我急得快要發狂的時候,突然看到電視上的教育頻道正在播放一個“教孩子做一個好人”的教育講座,我頓時一個人開始思考起來:人不能撒謊,但又沒說不可以耍“陰謀”,媽媽不是說過小孩子要說實話嗎?我可以告述奶奶,媽媽不講道理收了我的壓歲錢和零花錢。這樣就可以拿到錢了!我心里馬上高興起來。
啊,好希望新年有很多零花錢,這樣我就可以買更多好書來看了!
【春節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的習俗(附各地春節習俗)02-05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9-15
[經典]春節習俗作文08-24
《春節習俗》作文11-08
春節習俗的作文09-24
春節的習俗作文07-16
(經典)春節習俗作文10-26
春節習俗作文07-09
[經典]春節習俗的作文05-27
【經典】春節習俗作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