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700字(精選9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好的夢想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7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1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伙伴一起,愛的擁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迎來九月的清風,《開學第一課》也開始啦!
這一次的主題是——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我也不例外。八一跳傘隊那位最小的隊員付麗娟,她喜歡跳傘,那種在空中無拘無束的'感覺帶給了她動力,讓她愛上了跳傘。是呀,有夢就有動力!我從小就有作家夢,我總愛看書,各種各樣的書都看過:小時候看布滿插圖的故事書,漸漸愛上了童話、小說……我看著那一本本書,羨慕那一位位赫赫有名的作家,這便成了我的動力,使我情不自禁愛上了寫作。
“叮鈴鈴”,第二堂課開課啦!這堂課講的是“有夢就要堅持”,給我們講課的是敬愛的廖智老師,她是為靠假肢跳舞的舞蹈老師,是位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曾經的她,熱愛舞蹈,是位漂亮的舞蹈老師,可是偏偏老天不長眼,讓她的雙腳穿上了假肢。剛開始,她常常失去信心與勇氣。她雖然想過放棄,但是她仍然為了自己的舞蹈夢,堅持不懈地練習著,努力著。日復一日,摔了一次又一次,都是鉆心的痛。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廖智老師重新站了起來,重新跳起舞來,重新回到了舞臺!而我,時而作文寫到一半因沒靈感而總想放棄,但是,有夢就要堅持!
時間飛快,很快到了第三節課,鋼琴家郎朗給我們上起了課。原來它的動力來自于《貓和老鼠》有次穿燕尾服彈鋼琴的湯姆貓,郎朗希望也能穿著燕尾服,多帥啊!他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焙髞,他認真學習鉆研鋼琴,由第六替補成為了第一替補,他還會用各種水果彈琴,橘子、木瓜他都彈得出優美的曲子……!有夢就能出彩呀!
什么夢想都是美好的,只要有動力能堅持就一定能出彩!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2
昨天晚上我吃過晚飯就一溜煙地跑到了電視機前,準備看中央一套綜合頻道的《開學第一課》,沒想到才七點,我就看了會新聞,我等啊等,終于節目開始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以中國夢為主題的,一共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是有夢想就有動力;第二個篇章是有夢想就要堅持;第三個篇章是有夢想就能出彩。在節目里,我看到了鄭亞波、廖智、潘其華等一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人,航天員王亞平、鋼琴家郎朗、影星章子怡……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鋼琴家郎朗;最讓我感動的是鄭亞波。
郎朗給大家講述著他的故事。在他三歲時,有一次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被片中的湯姆貓吸引住了,吸引他的不是湯姆貓的搞笑而是因為它穿著燕尾服彈鋼琴的樣子非常帥,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它一樣穿上燕尾服彈鋼琴,因此他就勤奮的練琴。在十五歲時到國外去演出,國外的人很瞧不起他,認為一個小孩子琴不會彈得太好。有一個光頭大師就用英語問他會彈什么曲子,結果郎朗反問他想聽什么曲子。第二天有人打電話給他讓他去參加演出,當郎朗演奏完,全場的觀眾立刻鼓起掌來,掌聲如潮水一樣熱烈,那場演出郎朗只是一個替補,可就是因為那場替補卻讓郎朗走紅了。郎朗講述完他的故事,還在現場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他用橙子和香瓜為大家彈奏鋼琴,除此之外,他還能用胳膊彈,真讓我羨慕不已!
鄭亞波是一個加油站的普通員工,她有一個兒子,在兒子很小的時候被查出患有智力低下和自閉癥。鄭亞波帶著兒子四處求醫,醫生都勸她放棄,但是她沒有。她聽人說彈琴可以幫助兒子提高智力走出自閉,于是就帶著兒子去學鋼琴。老師看到她兒子的'樣子不愿意教,也勸她放棄,但她沒有。她自己利用空閑的時間先學,學會了再手把手的教她兒子,可是她兒子怎么也學不會。正當她想放棄的時候一個念頭浮現在她的腦海里:如果我死了誰來教他、誰來照顧他、誰來保護他、就這樣她堅持下來了。現在她的兒子可以彈很多曲子、說很多話,開學也要上中學了。聽了這個故事,我的眼淚也在眼里打轉了,多偉大的母親啊!
在新的學期里我要好好學習,學習郎朗的勤奮刻苦,學習鄭亞波那永不放棄的精神。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3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而任何一個美好的夢想,沒有動力是不起作用的,但是,只要努力,夢想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在開學第一課中,最讓我感到的是付麗娟,她是一個身體弱小的女孩,但是她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每天跑兩個小時的步,堅持做各種各樣極端的鍛煉,練習各種在空中飛翔時的動作,就連感冒了還不放棄鍛煉,而且很久都不能回家一次。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實現了她的夢想;在八一跳傘部隊中獲得了獎勵,并為祖國做出了貢獻。
看到這里,讓我想到了自己,我的夢想是長大后當一名作家。而當一名作家并不容易,每天都要思考很多的東西,寫出一些讓人欣賞的`文章才能算是一個作家。
我的母親是語文老師,童年時候擁有比別的孩子更多的小人書。在母親的指點下,我的作文不斷提高,這萌發了我對文學的興趣。那時候我真正的體會到了:沒有體會便不會寫出好的文章,沒有感悟便不會釀造出真情意切的美文。
進入初中,我更加熱愛寫作,堅持每天寫日記,把寫作當成了我最大的喜愛、享受。每天都向日記傾訴煩惱、吐露真情。讓文字傾聽我最真的心跳,來體會靈魂深處的聲響。正如付麗娟所說:我要用整個心靈去感受世界,在生活的深處去探索生命的真諦。如此深沉的感悟,讓我贊嘆不已。是她鍛造了我的心靈,是她錘煉了我的思想,是它讓我真正的飛翔在心靈的跑道上。
我鍥而不舍的追求和努力,終于得到了老師的認可。這更加堅定的我寫作的心。我一定要在校刊上發表作文?墒鞘屡c愿違,我投稿無數次,竟沒有一篇發表。此時的我有些氣餒,但是,我不相信,我不能放棄我的夢想。我的斗志燃燒起來,我將這種意志融化到我的寫作當中。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一篇作文終于被發表了,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我想:只要有夢,就能飛翔。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想告訴大家:無論成長中面對鮮花鋪路還是荊棘叢生;請為自己倒上一杯用微笑釀成的酒,奉上一杯用喝彩泡成的茶,在淚與憂傷中感悟成長,讓自豪與希望見證成長!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4
幸福是什么?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有人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幸福的,懂得感恩就是幸福的,辛勤的汗水就是幸福、做自己想做的事,向著自己的夢想出發就是幸福的。今天的開學第一課網球冠軍李娜、于丹、董卿等將帶領我們尋找幸福,明白幸福的真諦!
開場歌曲一首‘幸福在哪里’讓我不由自主的回憶起了在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件件幸福的事情,幸福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的。
在開學第一課這個課堂上優美的鋼琴曲被年僅8歲的小男孩演繹的生動形象,不僅如此,這首曲子表達了他對媽媽的愛,他對夢想的追逐,對生命的無限期待。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個小男孩是一位盲人。從小她就特別喜歡彈鋼琴,每次來到賣鋼琴的地方他都會彈三個小時以上每次他都是哭著被媽媽帶走的,由于這個小男孩是一個盲人媽媽為了他跑遍大街小巷都沒有人肯收他。于是這個小男孩每次彈鋼琴時他的媽媽總會把五線譜翻譯成盲文。媽媽在牛皮紙上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盲文讓所有的觀眾淚流滿面。他對幸福的理解是,只要與媽媽在一起,只要他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好好照顧媽媽,他就是幸福的!
有一位老師他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老師,他能教孩子們跳邁克爾、杰克遜的舞蹈,帶孩子們去野炊,成為孩子們的朋友。他是王老師。那群六年級的孩子也和我一樣畢業了。王老師把她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3年用光碟刻了下來,并送給每一個學生,每個人都哭了。王老師和孩子們最后一次在舞臺上跳邁克爾、杰克遜的舞蹈。她們只對王老師說一句話,那就是“王老師我們愛你”這句話包含了全部。這群孩子認為,只要和王老師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網球冠軍李娜沒能來到現場,但她的'一番話卻讓我對幸福的了解更深了!“一句貼心的贊美,一句不經意的表揚都會讓我們的幸福感到倍增,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人生要面對無數場比賽,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是第一”李娜的這一番話讓我感到幸福就在身面,幸福觸手可及。
在我看來只要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只要能堅定自己的夢想就是幸福的。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5
9月1日晚的《開學第一課》共分為四大內容,以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方面啟發我們要有自己的夢想,要堅持自己的恒心。
在這四方面,我最喜歡的是“奮斗”這一篇章。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有句話叫“停止奮斗,生命也就停止了”;有句話叫“形成天才的主要因素應該是奮斗”;有句話叫“奮斗是萬物之父”;有句話叫……在我們生活中,奮斗或許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他們可能都說到而沒有做到。奮斗還可能是為了成功,朝著目標前進。
奮斗的路上艱苦漫長。它就像一條坑坑洼洼的石路,它就像一次次馬拉松比賽……你一不努力,別人就超越你,你一不小心,就掉進一個坑。所以,你必須集中精力,定一個目標,朝著目標前進。在奮斗的路上,你還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
新東方俞敏洪高考三次才考上北京大學。他以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省里的一個大專學校,只要考上就心滿意足了。他第一年英語考了三十三分,第二年英語考了五十五分,到了第三年,他對他母親說保證他一年不干農活,最后,當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時,他還在地里種菜。影視明星王祖藍說過:“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成龍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從15米的樹上掉下來過,做過頭部手術,手指打拳時變形……在他身上一枚枚勛章表示自己的傷。
全國株心算十強中有一位軍人叫王桐晶,她在第五、六、七屆株心算比賽中奪過三連冠。何靈說:“王桐晶做過的卷子足足可以平鋪100間小學教室。”連影視大咖,全國十強……都這么拼命,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有什么資格不努力呢?
看完二零一八年九月一日晚的《開學第一課》,我要向“小光頭”張天義學習不退縮;我要向“大眼睛”蘇明娟學習持之以恒;“大鼻涕”胡善輝學習努力勤奮……,加油吧!伙伴們,做最好的自己!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6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
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各自國家到來的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而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這讓我首先想到了我國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和古時人們所追求的琴棋書畫,之后便是各個老師們的上臺演講。
當撒老師上臺時我看見他手里拿著一個板子,正當我納悶時,他便舉起來展示,我才看清,那是一份甲骨文。上面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上半部分看起來像是一個倒著的山,下半部分則是三條豎線。剛開始時我并沒有看出是什么字,只是覺得應該和水有關。之后撒老師說:“如果你把這個山想成天,這個字你就猜對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個雨字,我不得不贊嘆我們祖先的機智。之后王老師便又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正直”這兩個字的演變,“目不斜視,直奔目標”,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之后還有來自美國的理查德,圍棋高手柯潔,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徒弟徐子航和來自意大利的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進行的精彩的比賽,著名翻譯家許淵沖,還有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念白表演的'《水調歌頭》和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歲高齡的許淵沖老先生,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对娊洝贰ⅰ独畎自娺x》、《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沖的翻譯后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他還說:“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這是個多么敬業的老人啊,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他,他那皺皺的皮膚里仿佛埋藏著這些年積攢的知識,而我們作為年輕的學生,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后向著目標前進,成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好學生。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7
當屏幕里航天員從空間站傳來"太空種菜"的實況畫面時,我忽然明白:2025年的《開學第一課》早已不是簡單的知識科普,而是一代代中國人將個人夢想熔鑄于時代發展的精神圖譜。那些在實驗室里反復校準儀器的科學家、在田間地頭改良水稻的育種專家、用代碼搭建數字世界的工程師,他們用行動詮釋著"美好夢想"最生動的定義。
一、夢想的厚度:從個體追求到集體使命
節目中最觸動我的,是"敦煌女兒"樊錦詩講述的數字化保護工程。當千年壁畫通過3D技術重煥光彩,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一代代文化守護者"擇一事終一生"的`堅守。這讓我想起教室后墻的"夢想樹"——同學們寫下的"考上名校""成為畫家"等愿望,在樊奶奶的故事映照下顯得格外單薄。真正的夢想不該是孤立的星辰,而應成為照亮他人前行的燈火。
二、夢想的溫度:在挫折中淬煉成長
青年科學家團隊分享的"失敗實驗日志"令人印象深刻。那些被紅筆圈滿的錯漏數據,最終演變成領獎臺上的耀眼成果。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編程時,曾因無數次報錯想過放棄。但正如節目中說的:"所有偉大的夢想,都誕生于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勇氣里。"現在的我,書桌上貼著他們寫下的那句話——"每個錯誤都是夢想的墊腳石"。
三、夢想的廣度:超越時空的接力賽
當95后非遺傳承人展示用AI設計傳統紋樣時,我看到了古老文明與未來科技的奇妙交融。這讓我重新審視爺爺常說的"手藝活":原來真正的傳承不是機械重復,而是讓千年智慧在新時代找到新表達。就像節目中那個用編程還原古樂譜的少年,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或許就是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擺渡人"。
結語:做新時代的追光者
這堂課最珍貴的啟示,莫過于告訴我們:美好夢想從來不是成功后的勛章,而是奔跑時的心跳。當片尾響起《少年中國說》的旋律,我忽然懂得——我們書寫的每個公式、背誦的每篇課文、參與的每次志愿服務,都是在為這個國家的未來投票。正如航天員在太空課堂里說的:"你們眼里的光,就是中國明天的太陽。"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8
當屏幕里航天員王亞平從太空艙取出"夢想種子"時,教室窗外的梧桐葉正將陽光剪成滿地碎金。這幀充滿詩意的畫面,恰似《開學第一課》給我的啟示:最美好的夢想,既要扎根現實的土壤,又要觸摸星辰的高度。
一、種子的力量:平凡孕育非凡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筆記本里,夾著1973年發現第一株野生稻的標本。泛黃的稻葉邊緣卷曲著,像一卷被時光親吻過的膠片。這位"90后追夢人"用畢生詮釋:偉大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口號,而是把"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樸素愿望,種進每一塊試驗田的堅持。當屏幕播放海南基地的航拍畫面時,金黃的稻浪讓我想起父親掌心的老繭——原來所有改變世界的夢想,最初都誕生于最平凡的日常。
二、翅膀的溫度:傳承與創新共舞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展示的飛機圖紙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像群星閃爍。從"運十"的遺憾到國產大飛機的騰空,幾代航空人用接力奔跑證明:夢想不是孤峰獨秀,而是群峰連綿。特別觸動我的,是年輕工程師們用VR技術模擬飛行測試的場景,他們眼里的光芒,與五十年前在煤油燈下繪圖的先驅們如此相似。這讓我明白,真正的傳承是讓夢想保持與時俱進的鮮活。
三、土壤的饋贈:在集體中生長
藏族女孩次仁拉姆的"云端課堂"里,孩子們通過直播與北京名師互動。當看到他們用電子筆在屏幕上畫出"未來的教室"時,我忽然懂得:個人夢想只有融入時代洪流,才能獲得真正的生命力。就像節目中提到的."北斗"團隊,55顆衛星組成的天網,正是無數科研工作者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見證。
下課鈴響起時,校園廣播正播放《我們都是追夢人》。操場上,不知誰把一粒蒲公英種子吹向天空。它輕盈的身影在陽光下盤旋,仿佛在回答那個永恒的問題:夢想是什么?是袁隆平稻田里的守望,是航天人手中的星火,更是每個平凡日子里,不肯熄滅的光亮。這堂特別的"第一課"讓我懂得:所有星辰大海的征程,都始于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耕耘。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 9
觀《開學第一課》,那些關于夢想的故事如清泉般滌蕩心靈。我驀然醒悟:真正的夢想,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連接過往與未來的堅實橋梁,是扎根現實、面向遠方的生命航標。
夢想的種子,往往深埋于歷史的土壤中。節目中,文物守護者輕柔擦拭千年陶器,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繡出古老圖騰——他們的夢想與祖先的智慧遙相呼應。這份夢想承載著文明的記憶,延續著文化的'血脈。它告訴我們,最有力的飛翔,始于最深厚的積淀。忘記來路的人,也終將迷失去路。
然而,夢想的真正力量,需要在當下淬煉?茖W家在實驗室里千萬次重復實驗,運動員在賽場上汗水浸透衣衫——夢想在此刻顯露出它最真實的模樣:它是每一個今天的堅持,是每一次失敗的爬起,是平凡日子里的不放棄。沒有此刻的耕耘,再美好的夢想也只是鏡花水月。夢想不在遠方,而在我們腳下的每一步堅持。
美好的夢想,由此展現出它完整的面貌:它汲取傳統的滋養,扎根現實的土壤,最終綻放未來的花朵。這三者如水乳交融,相輔相成。過去賦予夢想以底蘊和方向,現在提供夢想以路徑和方法,未來則給予夢想以希望和光芒。最動人的夢想,是能讓時間的河流暢通無阻地流淌。
《開學第一課》中每一個夢想的故事,都在訴說著同一個真理:夢想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點燃的火種。當我們將自己的小小愿望與時代的大潮相融,當我們將個人的追求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平凡的生命也能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愿我們都能找到那樣的夢想——它讓我們不忘昨日之來處,明辨今日之方向,堅定明日之追求。在時光的長河中,以夢想為舟,以奮斗為槳,既傳承著歷史的智慧,也開創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新篇章。
【觀《開學第一課》美好的夢想有感】相關文章:
在夢想中奮斗-----觀2013《開學第一課》有感08-04
觀開學第一課《奮斗成就夢想》有感12-23
開學第一課夢想觀后感01-04
(經典)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4-30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1-09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1-25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2-22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7-17
開學第一課夢想教案07-23
觀《開學第一課》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