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6r3yn"><optgroup id="6r3yn"><strong id="6r3yn"></strong></optgroup></u><tr id="6r3yn"></tr> <dfn id="6r3yn"></dfn>

  1. <tt id="6r3yn"><b id="6r3yn"></b></tt>
  2. 色狠狠色噜噜AV一区,欧美熟妇性XXXX欧美熟人多毛 ,无码成人免费全部观看,日本高清色WWW在线安全,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麻豆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av,成在人线无码aⅴ免费视频,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一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2-02-24 09:26: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一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互動意圖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1.判斷高矮

      2.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2.布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

      3.匯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

      3.以組為單位,匯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啟思

      2.培養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思維創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游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1.判斷并說明方法

      2.判斷并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匯報,獨立判√、×并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1.自由活動

      反饋

      2.合作活動

      觀察

      判斷

      反饋

      鼓勵別出心裁

      鼓勵別出心裁

      生評

      學生自由活動,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中激趣啟思,激發挑戰性與創造性。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饋

      學會總結

      教學注意事項:

      1.學生對實物的比較有許多生活經驗。當兩名學生上臺作比時,學生觀察比較的是兩個人最明顯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區分大小、多少、長短等,對這類比較學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比較的方法。

      2.指導學生探究時注意,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合作面先窄后寬;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總結。

    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及實踐運用

      課前準備:

      口算卡、教學掛圖(自制)、小紅旗、小棒

      教學流程:

      一、溝通交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進行口算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奪紅旗比賽

      ①、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寫數。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寫數。

     、邸⒄T導學生說說以上幾個數的組成。

      3、興趣導入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生:想。

      師:好,那就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誰能告訴大家,他們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們正在買東西呢!

      生2:……

      師:說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F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1: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3:小明喝了2瓶,還剩多少瓶?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教學30+2

      師: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生:一共買了32瓶牛奶,用加法計算。

      師:說得真好,那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說說?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你真棒!那誰來告訴老師,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列式(板書):30+2=32

      3、教學32-2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還剩下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2-2=30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算法,鼓勵學生上講臺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4、教學2+30

      師:同學們表現都很棒,現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板書:2+30=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匯報。

      三、知識點拔

      師:結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我們以前已經知道“3+2和2+3”的結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四、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先擺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后寫出算式,并計算

      a、先擺3捆(每捆10根),再擺6根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擺演,集體糾正。

      b、先擺3捆與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教師先寫好算式,讓學生擺

      a、30+5= b、6+40= c、46-6=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

      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著擺,小老師評價。

      2、看圖列算式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如圖:

      先擺擺出

      再擺拿走

      一共□○□=□還!酢稹=□

      請學生板演,并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最后集體糾正。

      五、鞏固與拓展

      1、數學小游戲(小馬過河)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現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于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說邊貼出游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后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讓學生多說一說,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學學得真好,輕輕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2、小結

      你們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么?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一年級數學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理解基數,序數的含義,數的認,讀,寫,數的順序,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運用于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1—5各數的基數,序數的含義。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情景教學法—舉例說明—法發現法等教法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針對一年級的學生特點,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的畫面及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擺圓片,親身感知、體驗數的順序,從而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

      本節課主要由五個環節來完成;

     。ㄒ唬┯^察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圖片引入,讓學生看看圖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樣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會丟,明確要按一定的順序觀察。

      這樣教學設計提供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抓住孩子愛玩的特點,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從圖過渡到數,建立數的概念

      1、從圖過渡到數。同學們都說有1個同學在拉手風琴,那么,除了1個同學,還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樣的思路教學2—5各數的認識,這樣就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數字來源于生活,從而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

      (三)聯系生活實際,學會運用數

      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以后,設計游戲,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數一數,并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

      這樣就讓學生把生活實際與數學較好的聯系起來,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

     。ㄋ模﹦邮植僮鲌A片,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1、認識數的意義以后,讓學生自己擺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個數大,你是怎么想的滲透了自然數的計算單位和相鄰兩個自然數相差1。

      2、認識數的大小以后,進行猜數游戲,如5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還有可能是幾通過反復練習,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點。

      3、最后學習寫數。寫數是本堂課的另一個重點,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學生對1——5各數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導學生規矩,工整的寫數。這一教學環節就要充分利用電腦軟件的直觀性,清楚的顯示1——5各數運筆的軌跡,先讓學生觀察,感知,再通過描紅,獨立書寫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想象力,充分體現新課程的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一理念。

     。ㄎ澹╈柟躺罨,拓展延伸

      1、新課講授完以后,出示練習題。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數畫圈,看圖寫數等使學生進一步建立數與形的聯系,更好的理解和認識1——5各數。

      2、最后設計了一些用1表示1個整體的題目,如:1盤香蕉,1串葡萄,1雙襪子等,滲透單位"1"的概念。

      四、總結全課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表達,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課堂上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參與面廣,學得愉快,學習效果好。

    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認識圖形》36頁—37頁

      教材分析:

      學生對圖形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經驗,聯系生活中的實例開展教學,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認識圖形。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常見的平面圖形,體現“面在體上”的設計思路。為了形象生動,通過物體給這些圖形拍個照片,為學生創設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理念:

      1、努力給學生現實的、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

      2、數學活動中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教學過程:

      (用不同顏色的圖形紙貼出來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給我們的獎品呀?

      探索新知

      1、師:今天,咱們班來了新朋友,大家想和它們交朋友嗎?交新朋友時,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長得什么樣?”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兒?”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愛好?”

      ……

      那大家想和這里的圖形交朋友嗎?那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生說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3、它們長什么樣呢?

      “長方形是長長的;

      正方形是四條邊一樣長,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個角;

      圓沒有角圓圓的。”師獎勵學生圖形,

      說得真棒,這個獎品“長方形”送給你。

      4、那它們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覷)

      請大家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木塊,用手摸摸它們的面。

      “老師、老師,正方形住在這兒。”(師點點頭,獎給生一個正方形)

      “老師、老師,長方形住在我書的上面。”(師獎給生一個長方形)

      ……

      5、我們給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嗎?

      “沒相機,怎么拍呀?”

      師:有鉛筆和白紙嗎?(師示范了一個)生拿著積木,鉛筆、白紙,描了起來,然后剪下來,師啟發學生還用印泥印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6、其實,這些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的教師就有很多。你們能給你們剪下來的圖形找到自己的新家嗎?

      “找到新家后,就把這些圖形貼的那些物體的面上!

      墻壁上、門窗上、開關上、鐘面上、流動紅旗上,水桶上、地面上……點綴了一層。

      7、全課小節,并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3~55頁的內容及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會讀、數、寫數字8、9,知道9以內的順序,會比較他們的大小。

      2.培養數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8和9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6~9的數序。

      【教學難點】

      會工整的書寫8和9。

      【課前準備】

      教師(計數器, 主題圖中各中物品和人的圖片, 寫字練習本, 8只五角星等)

      學生(學具圓片,小棒,圖形等10個,硬幣9個,彩色筆, 寫字練習本等)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提問:這幅圖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教師適當地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2、小組交流:圖上有哪些人和物,數量各是多少?學生數數,全班交流結果。

      3、重點指導學生數出“蝴蝶”的只數,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

      強調:在數的過程中,不管從什么地方數起,都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要是一個挨著一個地數,不重復不漏數。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8和9。板書:8和9。

      (評析:在數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主題圖),以小動物參觀校園為主線,在數數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了9以內數的順序,初步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同時也為后面的數學活動做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體驗生活中的“8和9”。

      (1)數出主題圖下面的人物和點子的個數。

      (2)任選2種學具,數出8和9個,擺自己喜歡的圖形。

      (3)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來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數序。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7個珠子,再撥1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7顆珠子以后再撥1顆是8顆珠子的過程。然后再撥1顆珠子就是9顆珠子。

      3、整體感知8、9的數序。

      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1)出示直尺,讓學生補充直尺上( )里的數。

      (2)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說出9以內數的順序。

      (評析:將序數與基數的區別融入到實際生活場景中,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從而培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應變能力,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特性)

      4、觀察7、8、9的點子圖,比較7、8、9的大小。

      提問:怎樣能很快數出三幅點子圖的數量?(學習6和7時,做過相應的鋪墊)

      讓學生任選其中的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結果,反饋6種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數意義

      讓學生按照要求在書上涂色,分組適當討論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區別,讓學生正確理解8、9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評析:充分利用課本的數學資源,教師采用開放的,多種思維角度的途徑給學生理解和想象的余地,達到教與學的目的)

      6、教學8、9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8、9的字形:8像什么呀?9像什么呀?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著重說明8和9的筆順。

      (3)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練習寫8、9,教師作指導。

      (4)提醒學生坐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5)同桌交換評一評,你認為你的同桌寫得好就給它畫張笑臉。

      統計得到笑臉的學生,鼓勵學生書寫要工整。

      (評析:在書寫8和9的過程中,積極倡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初步體驗評與被評的樂趣,也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三、鞏固練習

      1、數數

      (1)聽指令快速數出實物(數8根小棒,9個小圓片)

      (2)8個小組比賽報數。

      2、完成練習八的第一、二題。

      獨立思考,集體訂正。

      四、課后延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課本57頁的“生活中的數”。

      讓學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關8和9的數據。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8和9的認識

      樹的圖片:8棵 ★ ★ ★ ★ ★ ★ ★ ★ ★

      字的圖片:8個 第8個

      人的圖片:9個 第9個

      花盆圖片:9盆

      蝴蝶圖片:9只

    一年級數學教案6

      復習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

      復習目標:

      1、提高口算、豎式計算的能力,鞏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填寫﹥﹤或﹦。

      教學重點:

      計算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

      (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

      (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

      (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

      (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

      三、用豎式計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1、觀察與測量。

      2、有趣的圖形。

      3、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測量。(略)

      二、有趣的圖形。

      (1)圖中有14個長方形。

      (2)7個正方形。

      (3)3個三角形。

      (4)10個圓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側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頭。

      提問題:(1)兔子有幾只?37+6=43(只)

      (2)牛有幾頭?37-18=19(頭)

      (3)圖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幾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幾頭?43-19=24(頭)

      3、(1)需要(2)兩車,還有(4)個空座位。

      (2)學生共需要(90)元,老師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xx+33-55=22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標:進一步鞏固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熟練使用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1)買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買娃娃、熊貓、小汽車共需要94元。

      (3)買小汽車、熊貓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錢可以買: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車

      C毽子小鹿熊貓積木

      D娃娃和積木

      (5)積木12元,付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張10元2張1元。1張10元1張2元。

      2張5元2張1元。2張5元1張2元。

      12張1元。6張2元。

      二、加一加,說一說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個蘿卜?用線連起來,看誰拔得最多。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圖畫應用題。

      復習重點: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大象運木頭

      先獨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圖游戲:

      獨立想想

      交流說說

      每人套兩次,他們可能套上哪兩個?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鵝。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鵝。

      ......

      三、有趣的圖形

      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

      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

    一年級數學教案7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ǘ┠芰τ柧汓c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俳處熢诖帕Π迳蠠o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跀[△,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俅帕Π宄鍪净螂娔X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趯W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軒熒餐〗Y: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儆么帕Π寤螂娔X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坌〗Y: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诘谝恍袛[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鄣谝恍袛[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僮x題目要求。

     、跀狄粩得總□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僦笇Э磮D,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谧x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勰切袌A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偕眢w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谟糜沂治展P,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俳處熢诜糯蟮木毩暩裆线吺痉哆呎f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谡埻瑢W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使學生初步知道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相同時,這個分數就是l,從而加深對分數的知識.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復習舊知.

     。1)用分數表示圖中涂色部分(投影)

      問: 是幾個 ? 是幾個 ? 是幾個 ?

      (2)填空

      是4個 是 是個 是個 .

     。3)口算并說明計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授.

      這樣的分數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分數加法.

      (板書:簡單的分數加法)

      2.教學例1.【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1)出示例1

      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想呢?(演示動畫分數加法例1)

      是2個 , 是1個 ,2個 加上1個 是3個 ,就是 .因此

     。ò鍟 )

      (3)計算并說出思考過程

      3.教學例2.【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1)(演示動畫分數加法例2)

      提問:怎樣列式?

      (板書: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師出示圖片,板書

      (3)再讓學生說 的思考過程.

      4.練習.

     。1)口答:

     。2)計算并說思考過程.

      提問:1用分數怎樣表示?(可表示為 、 、 、 )

      小結: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寫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數.

      三、隨堂練習.

      1.填空

     。╨)2個 加上3個 ,是5個 ;就是

     。2)3個 加上4個 ,是個 ,就是

     。3)2個 加上7個 是個 ,就是.

      2.判斷正誤,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

      4.一塊皮子,做皮包用去這塊皮子的 ,做皮鞋用去這塊皮子的 ,一共用去這塊皮子的幾分之幾?(列式計算,并說明理由.)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法,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嗎?

      五、課后作業 .

      1. + + + +

     。 + + +

      2. + + + +

      3.講桌寬 米,長比寬多 米.講桌長多少米?

      4.一塊布,做衣服用去了這塊布的 ,做床單用去這塊布的 .一共用去這塊布的幾分之幾?

      六、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教案9

      一、分析任務: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約零用錢。

      二、課前調研: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調研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問題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嗎?

      (2)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3)你知道人民幣都分哪些種嗎?

     。4)你自己買過東西嗎?能說說你是怎么買的嗎?

     。5)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么辦?(老師提供樣幣)

      通過這些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里,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說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說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后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

      1、(課件顯示“購物”兩字)

      師:小朋友,大屏幕的兩個字你認識嗎?誰能大聲地讀出來?

      生:購物

      師:購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買東西。

      師:對,買東西就要用到錢。

      師: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呢?(課件出示各國的錢)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國使用的是美元,(課件上指點給學生看。

      2、引導中國的錢叫人民幣

      師: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的認識)

      (二)講授新課

      1、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請小朋友將準備好的錢袋拿出來。(同桌合作)

      師:把你認識的人民幣拿給同桌看一看,看誰認得最多,開始!

     。ń處熝惨暎

      師:剛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認得不錯,下面我來看看你們都認對了沒有?(課件出示)

      師:說說你是怎么認的?(著重講可以看數字、顏色)

      (第一組:放大的100元第二組:放大的20元第三組:放大的10元)

      (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及紙幣同時出現)

      師:兩個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指著硬幣,紙幣的課件)

      生: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對,他們制作的材料不一樣。

      師:兩個硬幣的背面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什么?

      生:是我們國家的標志。

      師:很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

      2、給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錢放在桌上,你們覺得怎樣?

     。ㄕn件出示一堆零亂的錢,面值參照書P54)

      生:很亂。

      師:那你們能把它們有規律地分一分嗎?

     。ㄕ堃粋小朋友說,教師移動鼠標將錢分類)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分一分?說說你按什么來分的?

      生:按數字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硬幣紙幣分。

      生:按元、角、分來分。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來給他們三兄弟排排隊?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隨小朋友說,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打開課本55頁,書上的人民幣你都認識嗎?發現書上印的人民幣與我們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左下角有一個紅顏色的斜線。

      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這是樣幣。

      師:這小朋友知識面真廣,這是樣幣,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簡單的角與角的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按單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ㄕn件出示)一張兩角可以換——()張一角,一張五角可以換——()張一角。

      師:(教師演示換2角,請小朋友拿自己準備的錢上來換!)

      同桌小朋友動手相互換一換5角(教師巡視)

      師:(匯報成果)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一下?

     。ǚ謩e請兩個小朋友上講臺拿5角與其他小朋友換1角)

      師:剛才小朋友只換了2角,5角,現在4個小朋友隨意換一換。(用他們準備的錢)

     。ń處熝惨暎⿴煟簱Q好了嗎?你是怎么換的,誰愿意來告訴老師?(分別請3組小朋友)

      4、學習1元=10角

      師:老師這里有些玩具,一元一個,誰愿意來買?

     。▽W生來買的錢拿給小朋友看,說明小朋友拿1元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師:老師可以賣給他嗎?還有不同的付法嗎?(進行3—4組,用不同的分法進行)

      師:我們從來買的小朋友付的1元錢中發現什么?

      師:對,不管用什么方法付,是不是加在一起都是10角?

      1元=10角(板書,課件出示)

      師:那你們能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嗎?用你手里的學具來驗證一下。

      生:1角=10分(師板書)

      師:好!下面我們來看這些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ㄕn件出示練習20角=()元3元=()角1元2角=()角)

     。ㄈ┯螒颍涑

      師:你們想不想用手里的錢去買你想要的東西?

      師:好!下面我們去小小超市逛一逛,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售貨員,誰愿意(準備卡通售貨員的帽子)

      師:誰愿意來買,帶上你需要的錢!

     。ú僮髦校處熤笇В耗惆阉腻X數了嗎?問售貨員:你覺得當一名售貨員責任是什么?并穿插進行禮貌教育)

      師:下面小組合作,先請小組長當售貨員,四人輪流,兩人買,一人監督,付錢的數目對否?

      師:小朋友都用自己手中的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后小朋友可以不要每件事情都麻煩爸爸媽媽,有些東西可以自己去買,但我們自己的零花錢不能亂用,要積累起來,用在該用的地方,好嗎?

     。ㄋ模┬〗Y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這節課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人民幣的認識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秋游這一情境,在愉快的情緒中進行6、7、8、9加幾的進位加法練習。

      2、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計算能力。

      3、初步形成小組內互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進行6、7、8、9加幾的進位加法練習。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湊數游戲,湊10,兩人一組出手指, 一人出9個,另一個人出1個……

      二、綜合實踐:

      1.看卡片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1題)

      2.算一算,說一說。

      讓學生獨立完成(2題)并要求同桌交流算法。重點讓兩名學生在全班講7+4的方法與8+幾,9+幾方法一樣。

      3.算一算,比一比(3題)

      同學們用各種方法都會算6+幾,7+幾,8+幾,F在請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來計算。四人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余學生當評委選出自己認為方法最好的同學。評出大家一直認為方法最優秀的同學。最后掌聲給予鼓勵。

      4.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第4題、第7題。

      5.游戲(5題)登山。(出示)

      接下來我們就要來一場全身運動的登山比賽,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1)男生、女生各選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進行板演。

      (2)同桌之間進行比賽。

      (3)引導學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1:兩邊算式得數都相同。

      生2:左邊都是7加幾,右邊是8加幾的算式。

      生3:我知道為什么兩邊算式得數相同:7+3與8+2前一個加數7比8少1,后一個加數3比2又多l,最后得數就會相等。

      生4:7+3可以變成7+1+2=8+2,7+4=7+l+3=8+3

      原來這兩個算式可以通過互相轉換變成與右邊相同的算式。

      6、引導學生看第6題,說說題意,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反饋。

      7、昆蟲樂園。

      昆蟲樂園里,有一群七星瓢蟲正在找食物,我們一起去觀察它們,向它們提一些數學問題。

      生l:我觀察到七星瓢蟲莊吃樹葉,左邊葉子上有5只,右邊樹葉上有7只,我提的問題是:這里一共有幾只七星瓢蟲?

      師:有誰能替七星瓢蟲回答這個問題?

      生2:5+7=12,這里一共有12只七星瓢蟲。

      生3:也可以列式7+5=12。

      師:你們又能從另一幅圖中,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下午七星瓢蟲吃飽回家了,小房子里有9只,又飛來6只,一共有幾只七星瓢蟲?

      生2:一共有15只,9+6=15。

      生3:我是這樣列式的:6+9=15。

      8.在今天這節課,我們開展了許多有意思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6、7、8、9加幾的練習。

      (1)填數。這是一個開放題,只要求學生寫出一個答案,對學有余力的同學應鼓勵他們寫出多種答案來。)

      生1:18:9+9=18。

      生2:13:7+6=13。

      生3:13:6+7=13。

      生4:14:6+8=14。

     。2)數學游戲。

      這節課咱們進一步練習了進位加法,下面小朋友們在小組內把這些算式進行整理,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商量,按怎樣的規律進行排列。

     、俳處煈獏⑴c學生的整理過程,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有規律的整理。

     、谛〗M與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可以采取小組互相參觀的方式。

      三、總結:今天,大家學得愉快嗎?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 練習四

      7+3 = 7+1+2 = 8+2

      7+4 = 7+l+3 = 8+3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活動一:認識我的前后

      過程: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1、今天有這么多聽課的老師,誰愿意向老師們介紹一下自己,你愿意在介紹你自己的同時,把你的前面、后面同學也一起介紹一下嗎?

      2、我也想介紹一下我的前后。我的前面是一(三)班43個可愛的同學,我的后面是黑板。今天在這里我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前后(板書)

      3、寫完“前后”這兩個字,我發現剛才好像向大家介紹錯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學們。這是怎么回事?

      4、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5、他說的對嗎?那什么是前?什么是后?

      師:我現在明白前后與我站的方向有關。我面向著你們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學;我的背對著的方向是我的后面就是黑板。

      6、你們的前后是什么呢?

      全體起立,面向老師,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面向聽課老師,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同桌互相說一說:如果面向窗戶,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再想像一下,如果面向走廊,你的前面是誰?后面又是誰?

      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說,一人仔細聽,聽的小朋友就是小評委,聽伙伴說完后還要評一評。

      活動二:排隊買票

      過程:在情境活動在中體驗前后

      1、上課前,笑笑向我透露一個消息,說今天動物園舉行一場森林運動會,她作為一個記者要去現場做采訪報道。現在她正在排隊買票呢。(電腦出示)

      2、笑笑排到哪兒?你怎么知道的?她前面有幾個人?她后面有幾個人?

      3、從前面數或從后面數,你能說一說你在組里的位置嗎?(同桌互說)

      4、請每組的最后一名同學站在最前面來,再觀察一下,你的位置變了沒有?兩人說一說。你的同桌說的對嗎?在說的時候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活動三:按要求做動作

      1、那我們也要進場了,為了方便老師給每一位小朋友編號,按順序第一排1號,第二排2號依此類推。

      2、教師講解規則教師要哪些人起立,那些人要迅速起立,做得又好又快的可得到紅花。師:哪位小朋友能說說游戲的要求有哪些?生復述。

      師:—同學小耳朵靈

      3、活動開始:①2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②5號后面的同學拍拍手。③3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④1號后面的同學跺跺腳。⑤2號后面4號前下、面的同學請起立。3號后面6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⑦6號前面的同學請起立。

      活動四:百米賽跑

      過程:在情境中理解前后變化的相對性。

      1、同學們,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有哪些運動員參加比賽。預測誰得冠軍。nhb

      2、比賽開始,跑了一會,情況怎么樣?你看到了什么?兩人說一說。

      3、學生反饋,誰跑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誰跑在最后呢?誰在它的前面?你還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

      4、如果跑步比賽繼續進行,可能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你想一想,猜一猜。馬上要到終點,現在你又看到什么?誰能說一說現在每只動物的位置?四人一組,說一說每只動物現在的位置。

      活動五:卡丁車賽

      過程:在具體情境中,主動探索前后位置與順序。

      1、緊張的百米賽跑剛剛結束,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車大賽就要開始了。笑笑趕快來到卡丁車賽場準備進行現場報道。忽然信號不好,沒有畫面了。真遺憾,我們沒辦法看到比賽。比賽的情況怎么樣,我們也不知道。沒關系,笑笑用手機給我們發來了這樣一個信息,小朋友聽仔細:2號車排在最前面,1號車在4號車和3號車的后面,3號車的前面是4號車。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用手中卡丁車圖片擺出比賽的畫面嗎?

      3、四人一組擺圖片(其中一組在黑板擺)

      4、反饋交流

      5、回答幾個問題:1號車是第XXX名,4號車在XXX號車的后面,在XXX號車的前面。

      6、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活動六:機動(數車的輛數,動畫出現)

      活動總結:

      1、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本領?

      2、現在應用我們所學“前后”的知識,來做一個游戲。

      (1)我的前面是你,你的前面也是我;

     。2)我的后面是你,你的后面也是我;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00以內的數,建立100以內數的數感。

      教學難點:

      100以內數的“拐彎數”。

      教具準備:

      小棒、方塊、回形針、珠子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驕傲的青蛙

      1、老師講故事

      2、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誰能從0數到20?

      二、數數活動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數。老師準備了一些物品,誰來說說你們組都有什么?(小棒、方塊、回形針、珠子)

      2、數出物體的個數,思考:“怎樣擺放,才容易看清楚?”

      3、匯報,交流數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總結出“先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10,在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100”

      4、幫小豬數泡泡。

      5、動手擺一擺

      同桌合作要求:隨意抓一把物品,數一數有多少個?

      三、鞏固練習

      1、說明游戲玩法。

      教師:下面我們做個游戲。(教師抓一把糖,放在實物投影下。)請學生先估一估,然后數一數,看誰估得準數得對。

      2、學生同桌做游戲。

      3、發展游戲。

      四、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數蘿卜

      小灰兔有10個蘿卜,如果小白兔給小灰兔3個蘿卜,它倆的蘿卜就一樣多,小白兔有多少個蘿卜?

      解答:如果小白兔給小灰兔3個蘿卜,它倆的蘿卜就一樣多,一樣多時都是13個,求小白兔原來額蘿卜,就要把它給小灰兔的3個加上所以是16個。

      一年級數學教案——《拔蘿卜》

      教學目標:

      1、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收集和處理信息

      教學難點:對信息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講故事嗎?(出示“小兔拔蘿卜”情境圖)你能看圖給同學們編一個故事嗎?(學生編故事)

      二、探究新知

      1、鼓勵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師:從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你能自已解決嗎?

      2、小組交流,探索計算方法。

      同學們,你們做得都不錯,能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嗎?

      3、教師介紹加減法豎式。

      師:我們可以用豎式來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關于豎式你知道什么?

      4、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請同學們一塊和老師做游戲。

      游戲規則:教師說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算式,學生用計數器計算。

      5、練一練。

      課本第29頁第1、2題。

      6、森林醫生。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到什么?

      師: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多動腦筋,就不難發現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

      四、布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練習數的組成,會正確讀寫100以內的數,體會數位的意義,

      比較數的大小。

      2、能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3、結合問題情景對學生進行愛護書本的教育。

      重點難點數位意義的理解

      目標2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計數器、數字卡片

      1、第一題。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再交流評議。

      2、第二題。

      森林里有2棵大樹生病了,看,森林醫生啄木鳥正在給大樹捉蟲,第一只啄木鳥說:“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鳥說:“我吃了64只!钡谌蛔哪绝B說:“我吃了48只。”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誰還會用“多一些、少一些”來說。

      3、第三題。

      (1)

      猴子摘桃比賽。小猴子說:“我摘了38個!贝蠛镒诱f:“我摘的要比你多一些。”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個桃子?在你認為合適的答案下畫√

     。2)讓學生讀懂要求,獨立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選擇85、87都可以。)

      4、第四題。

     。1)教師示范:老師撥一個數,學生寫數。

     。2)學生互相撥數、寫數。

      5、第五題。撥一撥,比一比。

     。1)抽兩位學生撥數,并寫下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多次訓練。

      6、第六題。

     。1)出示2、5、8三張卡片,讓學生自己寫出不同的兩位數。

     。2)找出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

      二、觀察與測量

      1、鐘芬芳

      觀察物體

      金竹鎮小鐘芬芳

      課標內容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實物,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2、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感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所年看到的形狀

      難點發展簡單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四人小組分組、每組一只瓷茶杯

      設計理念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

      富有挑戰性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內容的呈現采用不同的表達

      方式,以滿足不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一、情景導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朋友,猜一猜他是誰?

      2、切換成側面: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誰?

      3、切換成正面:看一看他是誰?

      這張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樣,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二、探索發現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觀察茶杯圖及四張圖片:他們分別畫的是幾號圖?(四人小組討論一分鐘)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觀察體驗

      a、畫一畫:把你觀察到的茶杯形狀畫下來。

      b、想一想、猜一猜:你左邊、右邊、對面的小朋友觀察到的茶杯是怎樣的?

      c、安秩序換角度觀察體驗。

      d、評一評:通過換位置,你覺得你們小組小朋友畫得怎樣?

      e、實物投影展示作業,校對。

      f、請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測他畫得是幾號?為什么?

      g、出示3、4號相反圖:你要站在哪一個位置才能看到?為什么?

      3、判斷猜測

      三、比眼力

      1、小氣車開來了,小朋友給它拍了四張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個位置拍的

      2、看,可愛的熊貓走過來了,淘氣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呢?

      3、大象博士也來湊熱鬧,看,小猴和小貓分別站在哪里觀察?

      看到的又是怎樣的呢?

      四、游戲:擺積木

      出示三個正方體,猜一猜,如果老師把他們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幾個面?(猜一猜,擺一擺)

      五、小結

      小朋友,課上到這兒清大家自己評價評價,覺得這堂課你學得怎樣?都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2、葉麗紅(無)

      3、黃素娥(無)

      4、楊秋林

      課題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縣實驗小學楊秋林

      三、加與減(一)

      1、畢文軍

      課題:《小兔請客》第一課時

      高坪小學畢文軍

      2、鄭勇民

      新課標一年級(下)數學教材(北師大版)

      采松果

      設計:鄭勇民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第二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本冊的重難點之一。它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并運用于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比較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應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通過數學學習,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并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算理并掌握其計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個加數以及相差數的應用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01-27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02-23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數學教案(合集15篇)02-23

    小學生一年級數學教案02-17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5篇)02-14

    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11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集合15篇)02-23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01-14

    一年級數的組成數學教案02-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网| 乌克兰少妇xxxx做受野外|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av|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老熟妇|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久久国国产免费999| 亚洲成在人线视av| 老女人老熟女亚洲|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国自产拍偷拍精品啪啪模特|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97在线 | 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国产|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人妻性奴波多野结衣无码| 人妻少妇无码专视频在线| 茄子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无套内射另类|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五十六十日本老熟妇乱|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不卡| 极品国产主播粉嫩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内老熟妇对白hdxxxx|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 欧美自拍亚洲综合丝袜| 成人免费亚洲av在线|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孕妇| 欧洲亚洲色视频综合在线| 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 人妻内射视频麻豆|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在线中文一区字幕对白| 国产普通话刺激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最新版av无码中文字幕| 波多野av一区二区无码| 新区乱码无人区二精东|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